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头行事(第1/3页)

作品:《傅小官董书兰

长安皇宫,御书房。

燕熙文、宁玉春和秦墨文坐在傅小官的对面。

傅小官煮着一壶茶,抬头说道:“明儿个召开一场大朝会,将乡村振兴计划正式作为国策颁布出去。”

“六部的相关部门,都得要有专人来处理此事,责任得落实到人头。”

“另外我要说的是水利方面……”

他为三人斟了一杯茶,又道:“大夏的水利设施依旧不够完善,长江和黄河的治理工作,这同样是一项长期的工作,人命关天啊,万万大意不得!”笑傲文学

“工部水利局若是人手欠缺,可招募一些对河道治理有经验的人,真有本事的人当破格提拔,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尸位素餐者,直接免去,留着就是个大隐患!”

“各部的人才选拔,一方面是通过大学的毕业生招募,另一方面是从民间而来。大学的毕业生他们虽然经验欠缺了一些,但他们的思维更加活泛,更有创新的精神,在基础锻炼一番,才能成为大夏之栋梁!”

“现在大夏缺的是什么?”

傅小官看向了三人,“大夏不缺钱,大夏而今有着健康的商业结构,也打通了极多的商业通道,还储备了那么多的金子,随时可以转化为货币。”

“大夏缺的依旧是人才!”

“各行各业的人才。”

“所以培养人才,也是你们工作的重点之一。”

“……”

这是一场在大夏习以为常的小会,大夏的各项方针政策几乎都是在御书房里、都是在皇上和他的几个宰辅的共通商议下拟定的。

这些商议出来的条款最终要提交给内阁,由内阁再次审议之后才会在全国推行。

这一流程改正了皇帝或者某个宰辅一言独断的弊端,采用了集众家之所长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,让大夏的施政方针更加准确,也更加完备。

“皇上,前些日子臣和熙文去见了一些商人,听取了一下他们的看法……”宁玉春顿了顿,看向了傅小官,“各地、尤其是偏远的地区,县郡一级甚至州府一级的官员,依旧存在以权谋私、以势压人,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。”

“臣大致摸了一下这些大臣的底子,他们几乎都是在大夏初立的时候当上官的。那时候大夏缺人,在人才的选拔上就粗犷了许多。”

“他们所接受的依旧是曾经的圣学,对陛下新的施政方针恐怕没有吃透、也或者是不愿意去吃透!”

“所以臣以为,趁着乡村振兴这一国策的施行,当去那些统计起来的贫困地区走走看看。不是陛下你去,而是我们去!”

傅小官楞了一下,“这件事我去,你们三个在朝中住持大局。”

燕熙文率先表示了否定:“你不能去!你若去,谁能放心?霍怀瑾肯定得带着卫戍部队为你保驾护航,这声势……若是那些官儿在这朝中有人,你这刚一出门人家都知道了,你能暗访个啥?”

“所以我们



最新历史小说: 奇妙空间:我给古代空投外卖千年大秦: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大秦: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小小假太监综武:敢问庆帝,我何错之有?红楼:我是贾琏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风雪持刀人大唐,我刚穿越,竟给我发媳妇三国:我不是曹睿嘉靖承明亮剑: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逍遥老地主,开局科举揭皇榜!红楼:捡到一只林黛玉家父李世民,请陛下称太子三国,我真不是上将!大唐:长生千年,被小兕子曝光诡异药剂师:我的病人皆为恐怖魂穿史文恭,开局不去曾头市慢着,请别叫我昭烈帝